東南網6月28日訊(本網記者 林峰峰)“傳統工藝的衍生產品是當下的一個文創熱點。”兩年前,剛剛大學畢業的蘇小琳以“高甲戲衍生產品設計”一舉奪得了2016年福建文創獎最具創意文化產品獎。現如今,她已成為一名板鞋插畫設計師,她所設計的“高甲戲涂鴉板鞋”成為了時下備受網友熱捧的潮鞋產品。 對“丑”情有獨鐘 高甲戲起源于明末清初,是閩南諸多劇種中流播區域最廣、觀眾面最多的地方戲曲劇種之一。作為閩南人,蘇小琳從小就跟隨曾祖母到各大戲班去看高甲戲,而這樣的環境熏陶也讓她與高甲戲結下了不解之緣。 大學畢業那年,曾祖母去世的消息對蘇小琳的造成了不小的打擊。用她自己的話來說,“那是最難熬的一段日子。”為了紀念曾祖母,她甚至將自己的畢設作品設計成了“高甲戲衍生產品”。 丑角是高甲戲中的經典,雖然世人常認為“丑”有不好的含義,但蘇小琳卻對“丑”情有獨鐘。她把高甲戲的12丑角提取出來,用幾何圖形概括丑角的元素及精髓并應用到不同的衍生品上。手機殼、扇子、側肩包、行李箱、餡餅盒、明信片等均在其創作之列。在她看來,“如果丑能給大家帶來歡樂,其本身也是一種美。” 為了更好的詮釋自己的作品,蘇小琳還根據每個丑角的性格特征設計了各自獨特的“標簽”。“比如媒婆丑,我根據她平時在戲劇中的行為,將她的標簽設計為‘食未阿’,這在閩南語中就是‘吃了嗎’的意思。” |